争做“廊坊经验”传承者专刊
编者按:“廊坊经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廊坊市两级法院几代法官在长期民事司法实践中探索与形成的比较完备的司法运作模式,主要特点是强化以诉讼调解为主要的结案方式。“廊坊经验”不单纯追求诉讼调解率,而是将案结事了作为衡量诉讼调解工作的主要标准。
霸州法院信安法庭本周推出了“头条热搜”——任逢喜法官化身“慢羊羊”,原因是任法官不小心扭伤了大胯,为了减轻行走带来的痛苦,只能放慢速度。“轻伤不下火线”,8月10日,任法官准时到法庭上班,今天有一件比较“棘手”的案子。
小王和小李是同一中学、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同一宿舍的同学,由于是两个不同的个性主体,即便是这样的亲密关系,也免不了发生一些小摩擦。某一天,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触动了小李,小李开口骂了小王,小王的“小宇宙”爆发了,上来就打了小李,小李也不甘示弱,开始反击。两个人瞬间成了“圣斗士”,其余舍友成为目击证人。如同所有的校园打架事件一样,这件事也经过了老师请家长,处理不成交到派出所的过程。
“无巧不成书”,打架之后,两位同学都选择去住院,医生都给病人做了系列检查,开了诊断证明,虽然措辞不同,大体都说是外伤。小李这边先发制人,首先到法院起诉,法院做了判决。小王这边也有办法,接着起诉小李。法院的案子是循环办理的,同一起因的案子分到同一法官手里的几率很小。任法官了解案情之后,决定将调解作为本案的主要办理方式。原因只有一个: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双方对立情绪已经到达顶峰。如果再做一个判决,不但无法化解矛盾,还会给后面的执行造成困扰。
任法官是辛章开发区法庭老王同志的“忠实粉丝”,老王同志的调解心经他自学了一点。心经的入门课:调解要有温情,审时度势,对症下药。在与小王和小李两家“背对背”的接触中,任法官了解到,双方对医药费赔偿问题是不在意的,主要是为了面子,要分个对与错。对与错是一对矛盾,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客观上讲,小王和小李在打架事件中,一个先骂人,一个先动手,对旁观者来言,两人的处理方式都有问题。作为家长,事情发生之后首先反应自然是先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受了委屈,没有几个家长会深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可是矛盾僵持不下,两个孩子的学业都会受到影响,以后还能在一个宿舍愉快相处吗?有时候,小孩子打一架过几天就忘了,以后还能成为好朋友,反倒是家长不断较真让局面变得复杂。家长大部分都是明白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今后的前途考虑,也知道顺势而下。想清楚这些道理之后,小王和小李两家都有了言和的态度。辛苦的是任法官,慢腾腾的挪步,来回做工作,只能靠“芬必得”缓解疼痛。小王和小李两家被任法官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任法官的诉讼调解工作有了效果。
8月10号的庭审中,两位同学冰释前嫌。任法官事前做了思想工作,小李作为事情的起源,诚恳地对小王的家长说“给您添麻烦了”,小王的家长当时就说“好孩子,冲你这句话,这事就过去了”。庭审后,两家愉快地签了调解协议,事情自此了结。
诉讼调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而不是为了结案。调解的过程就是法官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也是探求事情真相,辨明是非曲直的过程。即便无法达成协议,到了判决的时候,双方对法官的工作也是认可的。这就是诉讼调解的重要之处,也是廊坊经验的核心要义之一。